第22屆台北電影獎在7/11晚間落幕,《返校》入圍12項拿下6獎,是本屆最大贏家,而影帝影后分別由莫子儀《親愛的房客》和王淨《返校》獲得,恭喜他們。
文章目錄
觀禮心得
筆者本屆到達頒獎典禮現場觀禮,除了感受現場入圍者等獎的氛圍外,最大的感想就是:真的坐太遠了!!!
開放給觀眾的席位在二樓,要藉由大屏幕看得獎者的表情和談話還是有點吃力的,尤其是當揭獎時觀眾的掌聲實在太熱烈了,幾乎要蓋過廣播放出的得獎理由,讓筆者頓時有些羨慕在家裡舒舒服服看直播的網友們(至少收音相當清晰啊~~~)
預測結果
這次筆者的預測20中8,只有4成的答對率,但套評審團主席吳念真導演講的話…
真的…,到底在評什麼挖擱?!我心中好多覺得該得獎的也沒得獎XD,唉,話不多說了,直接來看得獎名單吧,以下附上一點個人的點評分析,僅供參考~
第22屆台北電影獎得獎名單

百萬首獎:《返校》
- 最佳劇情長片《返校》
- 最佳短片《幽魂之境》
- 最佳紀錄片《阿紫》
- 最佳動畫片《大冒險鐵路》
- 本項原預測:《日子》(X)※以下文章中筆者預測失敗也以粗體(X)標出,預測準確則在名單後標注:(○)
百萬首獎筆者的預測提早出局,在最佳劇情長片頒出之際就確定失準。不過在4類影片得獎名單出爐時,筆者就在4部影片中重新評估,在頒獎前一刻與影友討論,預測會頒給《返校》,結果果然如此。
《返校》不只商業票房成績亮眼,影像藝術表現也是傑出,剪輯、美術、聲音設計等細節也都讓人讚嘆,這個獎實至名歸!
《返校》影集系列文章:

最佳劇情長片:《返校》
- 《下半場》
- 《灼人秘密》
- 《日子》(X)
- 《菠蘿蜜》
得獎理由:結合當前台灣電影各層面的專業技術,開啟台灣電影新局面的同時,打造一部在台灣歷史、電影史都別具意義的作品。在時代的當口上,展現台灣的態度。(註:得獎理由來自台北電影節官網說法)
李烈上台時對著台下某個方向說:我以為是你。
大概是對著蔡明亮說的吧,我想。只能說這個獎項評審的鼓勵意味濃厚,蔡導真的不差這一個獎項的肯定了,他獨特的創作風格和功力早已備受國際肯定了。
反觀《返校》在台灣電影的恐怖片裡,除了各層面細節完整精細,還深具歷史意義和深刻內涵,因此值得鼓勵表揚。

最佳短片:《幽魂之境》
- 《主管再見》
- 《蟾鳴》(X)
- 《家庭式》
- 《第一鮪》
得獎理由:本片具有長片架構的格局,呈現亂世中生命的卑微與無奈。鏡頭流暢,敘事完整。
《幽魂之境》在細節上處理精細,鏡頭畫面也具巧思,最後一顆鏡頭兩人沒入刺眼的陽光裡彷彿在諭示著他們的命運終將消逝在殘酷的火光之中。
本屆短片都是上乘之作,《幽魂之境》得獎也不奇怪,只是筆者仍為《蟾鳴》感到可惜。

最佳紀錄片:《阿紫》(○)
- 《回家的理由》
-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 《男人與他的海》
- 《阿查依蘭的呼喚》
得獎理由:以邊緣議題為主題,高度同理貼近被攝者。真摯的勇氣,穿透紀錄者面對底層人物的困難,呈現當前社會的重要切面。
延伸閱讀:

最佳動畫片:《大冒險鐵路》(○)
- 《多雲時情》
- 《六道輪迴之可憐達人秀》
- 《藍色獨白》
- 《Puppy Love》
得獎理由:以多重技法建構特、古典又科幻的時空。動畫技術純熟,劇情結構完整,細節屢有驚喜。

最佳導演獎:張榮吉《下半場》
- 蔡明亮《日子》(X)
- 趙德胤《灼人秘密》
- 徐漢強《返校》
- 吳郁瑩《阿紫》
得獎理由:在有限的條件下,完成高難度場面調度。精準掌握影片節奏,完整呈現運動電影的速度動感。角色情感表現真摯,充分發揮導演功力。
本項完全摔出筆者的預測,評審為何給一部影像藝術表現並不突出的《下半場》這麼重的獎呢?場面調度、節奏、表演這些基本項目難道其他影片表現不佳嗎?更何況《日子》、《灼人秘密》、《返校》在影像風格上都呈現強烈獨特的作者風格,應該更有獲獎之姿才是。大家認為呢?

最佳編劇獎:馮勃棣、蔡顗禾、高炳權《江湖無難事》
- 蔡坤霖、張榮吉《下半場》
- 林亞佑《主管再見》
- 吳可熙、趙德胤《灼人秘密》(X)
- 徐漢強、傅凱羚、簡士耕《返校》
得獎理由:融合多重類型的元素與風格,橋段設計精彩、相互扣合,高潮迭起、令人驚嘆。
《江湖無難事》在劇情設計上的確令人驚喜,荒謬的情節令人捧腹大笑,中段出現的反轉在意料之外卻也合情合理,讓人看得相當過癮。
不過,劇情著重描寫拍片圈的生態,情節較在地化,因此走不出國際化的格局,筆者本沒有將它設想在預測名單中,並非不喜歡本片的劇情,只是《灼人秘密》和《返校》更有複雜的劇作結構與深刻的情節安排,所以看起來比較有得獎之姿。

最佳男主角獎:莫子儀《親愛的房客》(○)
- 范少勳《下半場》
- 李康生《日子》
- 曾敬驊《返校》
- 吳念軒《菠蘿蜜》
得獎理由:將自身投入角色之中,深刻融入角色生命歷程,情緒豐富飽滿,令人動容。
本項揭獎時,現場瞬間沸騰,全場觀眾像瘋了一樣,當然筆者也大力為小莫鼓掌,太實至名歸了!!!

最佳女主角獎:王淨《返校》
- 呂雪鳳《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X)
- 游珈瑄《家庭式》
- 張雅玲《迷走廣州》
- Laila Putli Pagtitahan ULAO《菠蘿蜜》
得獎理由:她既是追求愛情的少女,也是威權時代的冤魂。王淨的表演不但達成類型電需要的精準效果,也以個人獨特的氣質與感染力,創造出角色的靈魂。
這項頒出真的是出乎意料,連在台上的張榕容都說:她應該會哭出來。
筆者在做預測分析時也沒想到要將王淨納入選擇,因為其他片子的女主角表現真的都很好,而《返校》早在去年就已經看過很久了,對王淨的表演印象並不深刻。
而據評審團主席吳念真透漏,王淨與呂雪鳳兩者讓評審陷入激烈的討論,最後王淨在第二輪投票以1票之差險勝。
在唸出王淨的名字時,王淨表露驚訝,而呂雪鳳前輩則是展現風度大力鼓掌,可見台灣電影圈的前輩還是對後輩寄予鼓勵與厚望的。恭喜王淨!

最佳男配角獎:李英銓《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 (○)
- 朱軒洋《下半場》
- 段鈞豪《下半場》
- 戴立忍《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游安順《第一鮪》
得獎理由:角色氣質引人,以豐富的細節演譯,堆疊出角色情感,情緒精準到位,卻不流俗,演出生動。

最佳女配角獎:姚以緹《江湖無難事》
- 詹宛儒《女鬼橋》
- 陳淑芳《親愛的房客》(X)
- 吳美和《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
- 丁寧《殘值》
得獎理由:完美詮釋角色的性別轉換過程,由肢體帶動整體表現,極具說服力,精準完成角色的多元面向與難度。
這個獎項要特別恭喜為戲犧牲的姚以緹,她的演出真的是非常大膽且極具魅力,尤其是轉換成跨性別者時的瘋狂!

最佳新演員獎:李曆融《主管再見》
- 陳昊森《刻在你心底的名字》(X)
- 朱軒洋《下半場》
- 范少勳《下半場》
- 游珈瑄《家庭式》
得獎理由:由內到外的整體氣質,在節制的演出細節中表現豐富的表演層次,獨具特色與潛力。
這個獎李曆融演出了YAMAHA的蠻橫與義氣,自然到位的演技真的看起來就像在少管所待過一樣,他在影片後段與獄友分離時流露的情感很真摯,看了令人感動,恭喜他!
陳昊森在《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中的演出也是非常動人,可惜沒有受到評審青睞,但大家一定要進戲院支持,《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是一部關於過去時代的感人愛情故事,陳昊森的精彩演出尤其感人。

最佳攝影獎:陳大璞《下半場》
- 葉明廣《蟾鳴》(X)
- 周宜賢《返校》
- 廖敬堯《阿紫》
- Lukasz DZIEDZIC《幽魂之境》
得獎理由:在強烈的動感中精準捕捉人物,也掌握角色間的情感流動,一氣呵成,動靜皆宜。
這個獎這樣頒……筆者知道運動攝影的難度,每次看運動比賽轉播時,看到攝影師能這麼精準的抓到在動的人或物都非常驚嘆,但拍電影更重要的不是你如何利用影像的表現力嗎?《蟾鳴》、《返校》、《幽魂之境》它們的影像魅力不香嗎評審們?

最佳剪輯獎:吳郁瑩《阿紫》
- 陳俊宏《下半場》
- 解孟儒《返校》
- 馬修、蔡晏珊《灼人秘密》(X)
- 廖慶松、林婉玉《菠蘿蜜》
得獎理由:以紮實的田調為基底,發揮紀錄片剪輯建構敘事的特性,在眾多素材中提煉高度的故事性,功力深厚。
筆者看完《阿紫》也認為難得紀錄片能被講的那麼有故事性,觀眾能深刻的體會被紀錄者的處境,且不覺得無聊。頒獎當天兩次導演的妹妹上台代領獎項,都提到7/31日《阿紫》在台灣上映,值得進戲院觀看,真的!

最佳配樂獎:林強《灼人秘密》
- 溫子捷《下半場》
- 柯智豪《江湖無難事》
- 林生祥《男人與他的海》(X)
- 盧律銘《返校》
得獎理由:讓音樂成為影像的底蘊,拿捏得當,在無形間巧妙施展魔力。
林強大師的配樂筆者竟然忽略了!可能是觀看時間間隔太久的關係,沒有注意到其中的的巧妙之處,但筆者對本片印象深刻之處是音效呀!看來得重新再看一次《灼人秘密》了。

最佳美術設計獎:王誌成《返校》(○)
- 葉子瑋《江湖無難事》
- 郭志達《灼人秘密》
- 翁定洋、孫詠釗《菠蘿蜜》
- 陳柏任《親愛的房客》
得獎理由:精細掌握時代細節,運用空間朔造場景氛圍,強烈美術風格緊貼劇情,展現深厚功力。

最佳造型設計獎:施筱柔《江湖無難事》
- 楊以君《伏魔殿》
- 陳盈如、黎若瑄《幽魂之境》(X)
- 鍾楚婷、陳卓銘《灼人秘密》
- 施筱柔《返校》
得獎理由:在高度複雜的場景中,保持角色的立體形象,成功處理質感、色彩及層次,搭配精準到位。
這個獎筆者在上篇預測最後總評時也提到過,《江湖無難事》在技術獎上表現突出,得獎並不意外,恭喜施筱柔《江湖無難事》。

最佳聲音設計獎:曹源峰、簡豐書、湯湘竹《返校》(○)
- 高偉晏、陳亦偉《下半場》
- 杜篤之、杜則剛《男人與他的海》
- 范文鋭《幽魂之境》
- 高偉晏《蟾鳴》
得獎理由:利用聲音物件凸顯年代細節,營造時代肅殺氣息,讓戲劇沉浸在音場之中,設計用心到位。

最佳視覺效果獎:郭憲聰、再現影像製作有限公司《返校》(○)
- 王翊軒、林宗民、嚴振欽、陳銘澤《灼人秘密》
- 凃維廷、沸騰了映像有限公司《下半場》
- 嚴振欽《江湖無難事》
- 歐兔數位映像、馬毓廷《暗之光》
得獎理由:成功轉換電玩視覺特效為電影語言,在真實與虛構間,創造令人信服的影像世界。

傑出技術獎:【動作設計】洪昰顥、賈凡《下半場》(○)
- 【動作設計】黃泰維《伏魔殿》
- 【特效化妝】張丞寧《江湖無難事》
得獎理由:動作設計與籃球教練完美合作,在限制中開創更多可能,讓動作表現帶動故事前進,撐起整部作品。

得獎統計
- 《返校》6項:百萬首獎、劇情長片、女主角、美術設計、聲音設計、視覺效果
- 《下半場》3項:導演、攝影、傑出技術
- 《江湖無難事》3項:編劇、女配角、造型設計
- 《阿紫》2項:紀錄片、剪輯
- 《灼人秘密》1項:配樂
- 《親愛的房客》1項:男主角
- 《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1項:男配角
- 《幽魂之境》1項:短片
- 《大冒險鐵路》1項:動畫片
- 《主管再見》1項:新演員

總結點評
綜觀這得獎統計,筆者整理出以下幾點觀察:
- 評審們對《返校》、《下半場》兩部作品從入圍到評獎時的喜愛沒有變過
- 特別是對《返校》的鼓勵與厚愛,可能它代表了對自由的尊敬與不屈服的精神,所以受到評審青睞。
- 《下半場》的導演獎與攝影獎應該代表著對運動類型電影的一種支持,它的故事結構和劇情安排其實都很紮實,衝突爆發時情感飽滿,且《下半場》也是一部說著永不放棄精神的電影。
- 評審們在情感面被這兩部電影深深打動了。
- 《江湖無難事》拿下編劇獎代表著評審對優秀大膽的喜劇風格還是蠻認可的,這樣的給獎風向也在鼓勵著電影人創作出品質優秀的商業電影依然有機會獲得肯定。
- 《阿紫》以紀錄片入圍4項中2,得獎的機率和《返校》相同,剛好都是一半,況且能以紀錄片之姿入圍導演獎與攝影獎,可見評審們對優秀的紀錄片期待很高,甚至多次頒出百萬首獎鼓勵紀錄片創作者。
- 《灼人秘密》是趙德胤導演創作上的突破之作,可惜命運如同上一部的《再見瓦城》一般,實力一直被低估了。《灼人秘密》在坎城影展上入圍了一種注目單元,影像風格強烈,劇作結構複雜且情節衝突張力十足。
- 《親愛的房客》、《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在演員獎上都只各搶下一獎,勉強保住顏面,希望鄭導和張導再加油,光講故事很感人還是不夠的。
- 本屆短片表現傑出亮眼,頻頻搶占重要獎項入圍名額,如
- 《家庭式》游珈瑄入圍了女主角獎、新演員獎
- 《主管再見》林亞佑入圍了編劇獎、李曆融拿下了新演員獎
- 《蟾鳴》、《幽魂之境》都入圍了攝影獎、聲音設計獎
- 但《蟾鳴》仍然是本屆的大遺珠,在短片獎與攝影獎皆失利,頗為可惜!

總體來說,筆者對本屆台北電影獎還算滿意的,雖然有很多意料之外,但套句評審團主席吳念真所說的老話:入圍就是一種鼓勵。
最後,恭喜各位得獎者,也祝福沒得獎的入圍者繼續走得更長更遠。
以上是筆者第22屆台北電影獎的參與心得與感想,歡迎各位留言與我分享你的看法,謝謝!
相關文章
文章中圖片擷取自預告、影音平台及其他相關網站提供之劇照,僅作為電影推薦與評論所用,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謝謝。